中新社上海9月19日電 (馬化宇)大幅“瘦身”後的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似乎仍未讓中國官方滿意。
  正在上海自貿區調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指著桌子上已大為縮減的文件說,要繼續壓縮負面清單,給市場“讓”出更大空間。
  這已是本月內李克強第二次談到負面清單。9月10日的天津,李克強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說,2014年在上海自貿區設立的負面清單比去年剛剛開始時設立的負面清單已大大縮小,“我們希望有更廣闊的空間讓企業去創造創新,也就是說為他們鬆綁”。
  負面清單究竟是什麼?它為何被李克強一再提及?用一個形象的說法,負面清單就好比一個“籠子”,上海自貿區將不能做的事放在這個“籠子”內,宣告“籠子”以外的都可以做,儘管較正面清單僅一字之差,其背後卻體現了中國政府管理思維的變革。
  兩個多月前,繼去年發佈中國首份負面清單後,上海自貿區2014版負面清單再次“夜半出爐”,“負面清單有多長?”一時間引發熱議。
  儘管從最初的190條“瘦身”到139條,上海自貿區已減“負”(面清單)不少,但李克強此番上海考察時,還是給負面清單的未來改革定了基調——繼續壓縮。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秘書長陳波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相較於國外一些大的自由貿易區而言,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還比較長,尤其對於外商而言,他們希望中國給出的準入條件越寬越好,“中國開放更多的是自己的優勢領域,如製造業;而外商則希望在他們強勢的服務業、金融業得到更多的優惠”。
  如何減”負”?陳波認為,內外資的放寬尺度要一視同仁,不僅是區內的公平競爭,而且準入方面也要“自信、謹慎地放寬”。他進一步解釋說,這實際上就是以市場換市場,“如果毫無保留地放寬,日後在國際市場談判就無所依靠;過於把持負面清單,又不利於自貿區的真正開放”。
  統計顯示,2014版的負面清單較之去年取消了14條,放寬了19條管理措施,與2013年相比,進一步開放的比率達17.4%。取消的14條措施中,服務業領域7條,製造業領域7條,包括取消對進出口商品認證公司的限制等。放寬的19條管理措施中,多涉及製造業和服務業,例如原“限制投資船舶代理(中方控股)”放寬為“除從事公共國際船舶代理業務的,外資比例不超過51%外,限制投資船舶代理(中方控股)”等。
  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說,負面清單的放寬能夠讓更多的企業來到中國,像提供專業高端醫療服務的德國阿特蒙、讓美國貨直郵中國的亞馬遜等,都是在負面清單壓縮後落戶上海。
  “禁止做什麼比允許做什麼更難”,在18日上海自貿區的考察中,李克強說的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李克強說,負面清單實際上支撐著政府的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更加精細化,不像之前大而化之,這實際上也增加了政府責任,要求政府對負面清單更加熟悉,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高行政效率。”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龔柏華就此話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負面清單錶面上是針對外商準入,實際上是中國政府管理理念和職能方面的一次改革,“負面清單公示出來,政府也要按照法律辦事,大大加強了政府權力的透明度;也讓政府的辦事更高效。”
  圍棋對弈講究“決勝負之源於佈局”,而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就似一盤棋,上海自貿區好比當中的一著“先手棋”,布好局、下好棋,盤活全局。就如李克強總理此番考察所言:“上海自貿區有大未來,上海有大未來。”(完)  (原標題:經濟觀察:自貿區還要減“負” 上海有大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q66rqqgh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